采用导管微创的方法介入人体不同部位,对疾病进行检查或治疗,使一些创伤大、危险性大的手术微创化、安全化的 介入治疗,可以治愈大部分的心脏病。介入治疗让成人在清醒认知中,婴幼儿在香甜的睡梦中摘掉“心病”的帽子成为现实。
发布时间:2013-10-08
快速性心律失常:快速性心律失常的原因是这些患者的心脏上较正常人“多长了一条传导纤维”,或其心脏上某些组织的兴奋性异常增高,导致心率增快。缓慢性心律失常:心脏跳动慢,低于60次/分。对病理性因素导致的缓慢性心律失常可安装“人工心脏起搏器”以协助心脏跳动,使患者恢复健康。
发布时间:2013-10-08
目前经心导管介入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的技术已很成熟,如房间隔缺损、动脉导管未闭、室间隔缺损、肺动脉瓣狭窄等均可以采用介入方法进行治疗。介入治疗的方法是在大腿根部穿刺血管,通过特制导管将大小合适的封堵器送至病变部位,将缺损或未闭的动脉导管封堵。这一治疗方法简便、安全,不用开胸,手术时间短,创伤小,不留疤痕,痛苦小,并发症少,一般术后3~4天就可以出院。
发布时间:2013-10-08
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期心脏发育过程中的缺陷而形成的一种心脏病,简称先心病。其发病可能与孕妇怀孕早期特别是头3个月某些病毒感染有关,也可能与药物、毒物、放射性物质等有害因素及早产、缺氧和遗传等有关。
发布时间:2013-10-08
根据(zui)近的医学调查显示大约每一百名婴儿中,就有一个有先天性心脏病。那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有哪些呢?下面就为大家讲讲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表现。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分为非青紫型和青紫型两类。
发布时间:2013-10-08
先天性心脏病术后避免感有些孩子爱活动,平时多汗,家长应给孩子勤换内衣,出汗的内衣贴在身上时间过长就会感冒。出院后的前两周,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体温和症状,每天测一次体温,如体温超过38℃,不能随意服退烧药,应立即去医院就诊,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。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定期复查出院6个月后应到医院复诊,以便了解心功能恢复情况。
发布时间:2013-10-08
先天性心脏病术后要控制体重术后1~3个月内,家长要注意观察孩子的身体状况,根据医嘱,定时服药,注意饮食摄入量,体重不能增加太快,过快的体重增长会增加心脏负荷,不利于心脏术后恢复。
发布时间:2013-10-08
小儿先天性心脏病发病率在我国为0.7%-0.8%,大多数都可以实施手术治疗。但是,在做完手术后,家长们也不能麻痹大意,为了帮助孩子有效促进术后康复,使孩子真正的健康并且快乐的成长,还要注意以下几点:
发布时间:2013-10-08
积极引导孩子,避免娇惯,任性,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,保证充足的睡眠,禁止跑跳和剧烈运动,避免加重患儿心脏负担。尽量保持安静,避免患儿剧烈哭闹、情绪过度波动。
发布时间:2013-10-08
近些年来,国内在先天性心脏病的诊断方法和外科手术方面发展很快,大多数小儿先天性心脏病通过手术纠治的成功率已达95%以上。但是,由于各地发展不平衡,尤其是农村及边缘地区医疗水平进展仍然落后,治疗观念更新滞后,加上有些患儿因家长忙碌、疏忽,延迟求医,导致病情加重,出现心功能不全、肺动脉高压严重,增加手术风险,甚至失去手术机会。
发布时间:2013-10-08