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20年,一场无声的战役悄然而至,新型冠状病毒,确诊数字持续上涨。宅在家里不敢出门的糖友们,依然在不停地刷新闻中度日。这些信息中有一些是正确的,而有一些却有跟风的质疑,导致我们的双黄连卖到脱销。
钟南山院士在提到新冠肺炎的易患人群,特别提到了糖尿病,所以很多糖友非常焦急,更有甚者,在全民居家的情况下,天天跑医院,就是希望医生告诉他,你很好,很健康!
所以我们先来聊一聊,为什么新冠肺炎钟爱慢性病患者。
首先,大家应该明白,新型冠状病毒所有人群都易感,但老年人、慢病患者感染后更容易发展成重症肺炎。老年人由于各项生理机能退化,抗病能力不如年轻人。
慢病以糖尿病为例,糖尿病患者特别是血糖控制不佳者,由于长期高血糖所导致的全身营养状况不良、免疫功能减退或并发血管或神经系统并发症,机体防御功能会明显减退,感染病毒后更容易发展成为重症肺炎,因此,这类人群需重点做好防护。
糖尿病人易被感染?易成危重?
其实,糖尿病患者发生各种感染的几率都比较大。不仅仅是新冠肺炎,包括各种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、真菌感染,甚至结核等特殊类型的感染,糖尿病病人都是高发人群。
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往往是心、脑、肾、眼睛的病变,可能很少有人注意到,但事实上,糖尿病患者本身会出现肺功能损伤。
比如,患糖尿病的时间不算太长,“糖友“还没有出现胸闷、呼吸困难等症状,所以不自知,但是通过检查可以发现伴有明显的通气量的减少,也就是肺功能下降。
人需要在肺泡细胞帮助下,把空气中的氧气供给机体,然后把没用的二氧化碳从肺部呼出去。但是,糖尿病患者的肺通气和换气功能都是有减退的,也就是说糖友本身就有肺部的一些功能障碍,所以在感染病毒的情况下更容易发病。
另一方面,糖友伴有感染的几率很高,而发生率高的就是呼吸道感染,包括上呼吸道和肺部的感染,其中一半左右的人都是上呼吸道感染。
一旦感染上新型冠状病毒,风险要比一般人更高。因为糖尿病患者的抵抗力比正常人低,加上血糖水平增高,血糖一旦升高,会导致肺部黏液中的血糖含量也高,包括口腔黏液的血糖也高,任何局部有分泌物地方的血糖都是高,这种情况下发生广泛感染的可能性就很大了。糖尿病患者一旦病毒感染、细菌感染,发病几率增加之外,死亡的风险也会增加。这就是为什么糖尿病人感染新冠病毒的几率比普通人更高的原因。
糖友如何应对新冠肺炎
第一点,应该充分保持自身免疫力的强大,尽量不要熬夜、避免过度饮酒、过度疲劳,这样才能保证自身免疫力的强大。
第二点,尽量避免接触有可能有病毒传染的环境,应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地方。
第三点,应该做好自身的防护,当出门到人多的地方去时,尽量带好口罩,这样可以有效的避免病毒传播。
第四点,当在家中时,建议及时通风。
第五点,应该保持手卫生,通常的接触传播往往通过手传播,要按照规范的洗手法勤洗手。
疫情下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居家管理
那么,疫情下,糖尿病患者究竟应如何做好血糖自我检测?
1、血糖监测时间:居家隔离糖尿病患者需监测空腹(早餐前)及三餐后2小时血糖(进食第一口饭开始计时),并进行完整记录,以便下次就诊时作为依据展示给医生。
2、血糖监测频率:血糖平稳者可在各个监测时间每周监测1~2次,血糖控制不佳、血糖波动大者则需增加监测次数。
3、血糖控制目标:对于大部分糖尿病患者,空腹血糖应控制在4.4~7.0 mmol/L,餐后2小时血糖<10.0 mmol/L;老年糖尿病患者,尤其是病程较长、有心血管并发症者,可适当放宽要求:空腹血糖<8.0 mmol/L;餐后2小时血糖<12.0 mmol/L。
4、血糖升高处理办法:发现血糖升高时首先回顾一下是否规律使用降糖药物、近期饮食状况。如考虑血糖升高由以上原因引起,则可先自行调整药物及饮食,下一餐继续血糖监测,观察血糖是否有改善。如血糖持续不下降或出现明显口渴、乏力、纳差等症状,须及时前往医院就诊
糖尿病居家患者应遵循以下原则进行血糖管理:
1、控制血糖:坚持遵医嘱应用降糖药,定期监测血糖;
2、正确饮食:谷类为主,兼食蔬菜水果、鱼、蛋、奶类,补充大豆、坚果等,少油盐,加强餐具消毒;
3、规律运动:室内快走、保健操、太极拳等。不宜过于剧烈,运动前后应监测血糖,运动时关注心率及自我感觉,注意器械消毒;
4、心理健康:规律作息,保持心情愉悦。
专家介绍:
扫码查看专家出诊时间
咨询电话:4008981120